下面是关于“做基层防疫堡垒的一块砖”资讯的全部内容,由黄梅新闻网整理发布!
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方 娴 通讯员 潘 拯
3月14日上午,英山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格外忙碌。因疫情按下“暂停键”的英山,四类人员全面“清零”后,慢慢恢复正常。朱砾金和小伙伴们在这里接待咨询办理汽车电子通行证的群众。
这天,是他参加防疫工作的第50天,负责接待群众办理电子通行证。
朱砾金是共青团英山县委干部。大年三十下午,他的父母从浠水县赶到英山县,接一个多月未回家的他回家团年。
看到新闻中播报的疫情,朱砾金十分揪心。
正月初一,朱砾金接到返岗参与疫情防控的通知。此时,英山县已实行跨县车辆交通管制,如何返回工作岗位,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。
打了一天的电话咨询、求助。正月初二清晨,朱砾金带着父母的爱和担心,踏上了回英山的路。母亲章忆兰当天的朋友圈更新,“封城封路封桥,封不住父母的爱子之心,今天目送儿子上班,愿儿子工作顺利、百病不侵、一切平安。”
“死亡、确诊数字不断上升,什么都做不了更让人害怕。”揪心转化成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战胜疫情的信心,伴着他走上防疫第一站。
回到团县委,朱砾金接手排查西汤河社区第八区域的感冒、发热人员和疫情防控宣传工作。他按照要求为居民仔细讲解各项防控措施,逐一上门询问身体状态,并叮嘱区域内加油站做好办公区域消毒工作。回到办公室后,将摸排情况录入上报,他同样一丝不苟。
排查再排查,一张大而密的排查网在英山铺开。在团县委工作的同时,朱砾金还曾被临时抽到县委组织部,负责对接乡镇,打电话确认武汉返乡人员和发热人员。他将工作时间提前,下班时间延迟,节省吃饭时间,为的是两边工作都不误。
管控逐步升级。2月16日,英山县发布通告,居民不得随意出门,实行生活物资代购制。朱砾金服务的第三站是服务包保西汤河社区一工地的两名留守工人。两人都上了年纪,手机只会接打电话。物资代购4天进行一次。每次代购前,朱砾金上门逐一告知代购套餐的内容和价格,确认需要采购的物品。一名工人因自身原因,商超套餐中的大米不适合,朱砾金便主动对接县内允许营业的其他商超,为其挑选合适的大米。有时候,朱砾金会将配发给自己的蔬菜送给两人。3月13日,英山县域内恢复正常出行,朱砾金跟二老告别,嘱咐他们有困难随时联系。
2月1日,英山县12345防疫民生热线开通后,朱砾金再次身兼双职,代购员、接线员。接线员三天上一次岗,他会提前协调好,避免采购和接线“撞车”。高峰时,朱砾金日接电话近150通,有寻求买特殊药品的,有咨询出行政策的,有请求帮忙修灯泡的,凡此种种,他都认真做好记录和反馈。遇到个别群众情绪激动时,朱砾金耐心安抚,帮助群众理解疫情防控措施,做好居家防控。
因为刚搬进住所不久,朱砾金家的烹饪工具只有电饭煲,踩不上饭点吃饭时,回家煮面条成为常态。
春暖花正开,防疫形势逐渐向好,朱砾金和团县委的伙伴们等着取得全面胜利的那天。在此之前,他会一如既往地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奔走。